[周小川:中国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初衷并非用于跨境支付]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、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指出,中国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初始动机并不是将其用于跨境支付,跨境支付还牵扯很多复杂的问题。(中证网)
周小川:数字人民币没想替代美元和第三方支付:5月24日,数字人民币相关话题受到持续关注,中国金融学会会长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回应了近期部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讨论,澄清了部分误读。
有观点认为,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体系(DC/EP)无论怎么发展,也替代不了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。“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对,因为DC/EP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,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,提高效能、降低成本,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。本来设计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,就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支付货币地位。”周小川说。
还有说法称,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与人民币国际化密切挂钩。周小川表示,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、数字化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,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会有一定的帮助,但也不会是太大的帮助。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取决于体制、政策上的选择,更多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,而不是技术上的因素。
此外,周小川还回应了关于可控匿名的议论,他说,支付系统必然要在保护隐私和反、反恐、反和反跨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。既保护隐私,同时还要对某些活动实行必要的监控。“中国DC/EP明确提出可控匿名,表达的意思就是保护隐私和反反交易,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。”(中国证券报)[2021/5/24 22:37:57]
声音 | 周小川:人民银行在三年前就说如果搞加密货币,应该参考香港经验:据证券时报报道,中国金融学会会长、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7月9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(CF40)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办的“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”研讨会上演讲表示,人民银行在三年前就开始说如果搞加密货币的话,应该参考香港的经验,发钞模式可以是中央银行发钞,也可以由商业机构发钞。发钞行过去是汇丰和渣打两家,香港回归前增加了中银香港。三家发钞行明确每发行7.8港元必须有1美元的备付准备,相当于100%备付准备金。过去我们对这个重视不够,随着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出现巨幅波动,大家逐渐接受了这个观点,现在都强调100%备付准备。[2019/7/13]
何玺研读周小川关于数字货币讲话:区块链创业者不要踩4条红线:资深媒体评论人,酷科技创始人何玺研读了周小川关于数字货币的讲话,提醒区块链创业者要注意:1.虚拟资产交易、兑换方面要特别注意;2.钻政策空子的区块链技术应用;3.影响金融稳定、与现行金融秩序相冲突的区块链创新;4.容易搞出“事情”的非可控创新。[2018/3/10]
郑重声明: 周小川:中国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初衷并非用于跨境支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 多谢。